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毒品实验室,是他们的战场!

日期:2023-06-22 19:38:05 来源:光明网

禁毒科技赋能 让毒品无所遁形

数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

警服、白大褂、橡胶手套,他们的战场就在毒品实验室。


(资料图片)

毛发检毒、污水验毒、数据集成……他们的战力源于强大的科技。

6月6日,国家毒品实验室人员利用小白鼠开展实验。

他们是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毒品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毒品实验室)的禁毒科研人员,利用“科技之手”精准刻画毒品问题“立体像”。

国家毒品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毒品样本库和数据库建设、毒品标准物质合成、毒品来源地及合成工艺判别、新精神活性物质分析及监测、污水监测及毛发检测、新型毒品成瘾性和危害性评估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助力禁毒实战效果显著。

6月6日,国家毒品实验室动物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

几组关键数据,见证了国家毒品实验室的累累硕果。

5个分中心——近年来,国家毒品实验室建成北京、浙江、广东、四川、陕西5个分中心,构建了“1+5+N”毒品实验室体系。去年,5个分中心累计完成3740余份缴获毒品样品、1.2万余份污水样品和5.4万余份毛发样品的分析工作,参与多起重大制毒案件的现场勘查和讯问工作,在精准提供涉毒案件情报线索、积极配合新精神活性物质犯罪专项打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6日,国家毒品实验室人员通过跳台实验评估毒品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1万余份——通过一份污水样本监测毒品滥用形势、捕捉毒品犯罪线索,这是国家毒品实验室助力禁毒实战的有力体现。国家毒品实验室准确完成1万余份疑难涉毒样品的检验鉴定任务;通过污水采样分析和谱图筛查发现大量可疑线索,指导各地开展溯源核查,成功破获数十起制贩毒、吸毒案件;向基层公安部门实验室免费配发各类毒品标准物质16万余支,有效缓解国内毒品标准物质的“卡脖子”问题。

6月6日,国家毒品实验室人员将污水滴入检测器皿。

1000余万项——如何将全国毒品实验室产出的数据汇聚应用?国家毒品实验室搭建起禁毒实验大数据平台,并与区域分中心数据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自2021年启用以来,通过平台汇集各地检测实验数据1000余万项,实现了全国污水监测、毛发检测、检验鉴定等实验数据的高效汇聚和深度应用。

6月6日,国家毒品实验室人员通过仪器对污水样本进行检测。

近10万份——国内的海洛因产自哪里?冰毒合成工艺有何变化趋势?为加强综合毒情分析研判,国家毒品实验室打造多维毒情监测技术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毒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累计调取各类样品近10万份进行深入分析,并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50余种,为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制清单的调整提供了关键数据。此外,不断优化完善毛发检毒和污水验毒技术,建立覆盖全国近5000个污水处理厂和涉毒特殊人群的监测体系,为科学评估毒情形势、精准管理吸毒人员提供客观依据。

221种——为了更好地让禁毒民警拿起法律武器打击不断翻新花样的制毒违法犯罪分子,国家毒品实验室创建毒品滥用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制定221种新型毒品依赖性折算标准,解决相关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

科研成果已成为禁毒工作的“硬核”力量,国家毒品实验室将继续在科技支撑禁毒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不断夺取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新胜利。

作者:刘晖

图片:温凯

来源:人民公安报

标签:

推荐